守望自然---陈天龙油画展
编辑者:少儿版画   点击次数:4065   加入日期:2006-2-3 14:34:39 

 

守 望 自 然
试论陈天龙的油画艺术
龚云表

      在中国画坛上,总有一些默默的耕耘者,他们甘守寂寞,名不出闾里,从不追功利,却把一生献给了艺术,成就了深厚的艺术造诣。来自温州的陈天龙就是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艺坛老人。
      陈天龙先生的艺术历程是非常令人信服的。他于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又于1962年毕业于罗马尼亚著名的油画家埃乌金·博巴主持的油画研究生班即“罗训班”,后留校执教。1965年离开母校,回到故乡温州,开始了长达40年的寂寞守道、特立独行、近乎苦行僧式的艺术生涯。
      陈天龙先生的油画创作以风景写生为主,他曾动情地说:“对于画家,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春天’--夏天的山野,秋天的泥泞,冬天的风雪……一都能在画家的眼里构成美的形式。古人学画提出要‘师造化’,这说明画家要获得真知,其最好的老师就是大自然。”翻开人类艺术史,其间以写生为终生追求的艺术大师比比皆是,诸如西乡的凡高、塞尚和我国的黄宾虹。陈天龙先生深谙个中三昧,长期以来热衷于写生。他始终饱含着内心的激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以一种“神采奕奕的生命感”来表现大自然“色彩的幻觉,光的跳跃,结构的运动,形状的变化……”在他对大自然的凝神观照中,看出了物象的种种点、线、面、体块、色彩,以及这些因素的互相配合,它们的结构以及贯串其中的节奏和韵律,在画布上生动地呈现出他出于内心的风情万种的大自然。他的写生,是一种“以目会心,以心运手”的创作活动,他说:“作画始于感性,又以感性告终。中间的塑造过程则由理性主宰。”这里的感性,应该理解为画家的艺术修养、审美意趣、文化底蕴、生活经历等所综合形成的对大自然的感悟和体验;而理性则是在技术层面上驾驭自如的把握能力和富有个性的绘画语言。而这二者能否相辅相成,全赖画家的功力了。陈天龙先生兼有二者而运用裕如,得心应手,终收厚积薄发,渐入化境之效。
      在2005年首届中国意象油画展上展出的陈天龙先生的作品,如《古村》、《田边丛林》、《河边》等,代表了他当前的创作状态,应视为一种“现在完成时态”。在这些作品中,色彩的铺排,笔触的挥洒,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在形式语言上具体有“深层结构”的特点。画面的色线运动形成“变奏”的形式韵味。面对客观的景物,陈天龙先生把一切逼真的细节进行主观的改造,用内心的意念和感觉,操纵着笔触和色彩。细察之下,可在无序中见到有序,见到深潜在画面中的韵律的节奏,使人仿佛走进扑朔迷离的绘画语言的形式系统中,领略到充溢其间的表现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生命气息,感受到支撑着画面的心灵颤动的生命激情。
      在一段时间里,他开始把目光投向印象派,在作品中重视光色的摹写,并且致力于探索能够生动灵活地表现复杂的色彩变化的“疏散笔法”。在此基础上,他又融合了表现主义的元素,笔触奔放粗犷,线条洒脱酣畅,色彩浓烈堆砌,整体风格呈现出“精神性”的审美意蕴。黄宾虹曾说:“屡变者体乱,不变者精神”。陈天龙先生一以贯之的正是精神性的内质--在油画中注入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即意象的旨趣。
中国意象油画的着眼点不是单纯的外部空间,而是“反观内视”。他起于外部的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内心视象”。对于写生,陈天龙先生不是“再现”,而是“传神”。在他近期的作品如“岭上人家”、《水田》等,已看不到对自然的复制,而是他的内心情感的画面上自由自在的凝固。
      陈天龙先生在大自然中寄寓其全部的生命,其清逸散淡,不求闻达的志趣,颇有着古时狂狷之士的风骨。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陈天龙先生既乐山又乐水,他是一位大自然的守望者。

 

 
      版画联盟:  温州少儿版画艺术学校    湖南少儿版画艺术学校    苏州少儿版画艺术学校
首 页 |本站导航 | 合作伙伴 | 招聘信息 | 欢迎投稿 | 版画动态 | 关于我们 |


www.wzsebh.com 少儿版画版权所有©2005 - 2024
E-mai:wzsrbh999@126.com  技术支持:思科信息
浙ICP备12021743号-1